• EPC总承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分析

    EPC总承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分析
    垂直于工程保证保险领域的保险科技平台;中国工程保险产业互联网生态的建设者。第一家深度对接政府、保险公司的工程保证保险平台;第一家覆盖工程保证保险业务全周期,全数据化运营的保险科技企业。向TA提问
    简述EPC工程管理模式下,承包商的全过程工程保险管理任务-工保网EPC工程总承包,是近年来国家在建设工程领域大力推进的工程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承包商受业主委托,对项目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自身拥有着较大的自主性与管理权限,有利于不同建设环节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建设资源,缩短建设工期,控制降低建设成本的管理目标。当然,EPC工程总承包商在承担设计、采购、施工等建设环节工作的同时,也需对所承包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这一方面在客观上要求承包商有着较高的技术、人才和统筹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承包商重视项目风险管理,通过投保工程保险等方式有效防范和转移各类工程建设风险。1、前期保险设计就项目风险管理而言,包括投保工程保险在内的各项风险分散、转移方案早在项目决策阶段就已经开始,依据业主对项目风险保障的相应需求,初步呈现于项目招标文件中。这也是EPC工程总承包商正式开展EPC项目全过程工程保险管理的开始,具体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必须投保的工程险种、投保人、联合受益人、涉及承包商利益的相应保险条款内容设计。工程险种投保从项目建设自身的风险保障需求来看,必须投保的工程险种主要可分为:财产保障险种、质量保障险种、安全生产保障险种与责任赔偿险种。业主与承包商依据各自不同风险保障需求,以及国家(地区)相关政策要求,共同确定项目需要投保的具体工程险种。1财产保障险种主要涉及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各类机械用具保险,这三类保险基本可以覆盖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业主与EPC总承包商造成直接财产损失的风险保障需求。尤其建筑工程一切险与安装工程一切险,在国内建设工程领域的市场认知度与应用实施都较为成熟,几乎是各大项目工程的必投险种。2质量保障险种,目前主要是指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工程建设领域因工艺、材料、技术等原因引发相应潜在缺陷质量风险的工程质量险种,保险期限最长可达10年,保险责任范围包括建筑主体结构、防水与保温工程,能够有效解决建筑物在缺陷责任期后的相关质量责任问题。在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试点地区,该险种投保具有强制性特点。3安全生产保障险种,主要涉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三种。其中,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进的,集合建工意外险与雇主责任险两大险种优势特点,并加以优化创新的全新安全生产险种。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不仅有着全面的风险保障效果,还能发挥有效的事故预防功能,对于EPC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重要价值意义。此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政策试点地区还具有强制性投保特点。4责任赔偿险种,这里的责任赔偿险种主要是指第三者责任赔偿保险,目前主要以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各类机械用具保险等的附加险形式出现,能够有效应对各类意外事故对于第三者人身、财产造成的损伤损害。除了上述四类工程险种,EPC工程总承包商在前期保险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工程保险优化项目管理,如通过购买工程保证保险,代替缴纳相应的工程保证金,从而减少企业资金被占用情况。投保人与联合受益人首先,在招投标阶段,EPC工程总承包商不仅应与业主协商投保哪些工程险种,还应明确各类险种的投保人,这直接涉及到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其次,在受益人设置上,一般建筑工程一切险或安装工程一切险的保险受益人都同时包括业主方与承包商,二者依据责任分担分配保险理赔款。因此,如果EPC项目由业主负责统一办理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受益人却只规定为业主一方,显然是不合理的。EPC项目承包商应重视具体的保险内容管理。再如免赔额的设置,如合同文件中约定由业主方负责相应工程险种的投保,但其设置的保险免赔额较高,而这部分免赔额对应的损失风险主要由承包商承担,那么承包商即可向业主提出保险条款调整要求,通过降低免赔额,减少自身在相应事故中承受的风险损失。2、后期保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工程保险在投保后的相应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投保人最初风险保障目标能否实现,即业主方或EPC工程总承包商能否顺利获得保险理赔,或相应事故预防技术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这里主要涉及两方面的保险管理内容,即重视保后索赔管理与配合风险管理服务。重视保后索赔管理工程保险索赔管理,对于各类工程险种能否发挥、或能够发挥多少实际理赔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保险公司为防范道德风险发生,降低自身损失,其理赔处理过程与要求往往十分严格。如是否及时报险、是否报警、是否采取相应事故减损、是否提供各类理赔材料等,都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是否理赔,或最终承担的赔偿责任。同时,在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免赔额等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与运用上,承包商天然处于弱势地位。一些应由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赔偿责任,往往被“除外责任”、“免赔额”等理由解除。这客观上要求EPC总承包商重视工程保险的保后管理工作,通过委派专项人员或部门进行保后理赔管理,真正实现各类工程险种的保险保障作用。保后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风险事故前的保险条款研究与风险事故后的索赔处理。配合风险管理服务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是指保险机构依据保险合同约定,通过自身风险管理或第三方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力量,为投保项目工程提供的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理服务。其涉及的工程险种主要包括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服务)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服务)。由于目前这两大险种的风险管理服务主要通过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机构实现,而后者的工作内容往往涉及相应工程建设活动主体的工作规范、标准与质量安全责任,因此,在相应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服务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来自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工作不配合或其他阻力,严重影响着具体风险管理服务的实施质量。EPC工程总承包商在投保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相应的保险风险管理服务,配合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完成相应检测、检查,通过其风险建议解决相应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风险问题。
  • 项目的从前期测绘到后期施工的全部流程,其中包括测绘、勘察、规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等,需要详细流程

    项目的从前期测绘到后期施工的全部流程,其中包括测绘、勘察、规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等,需要详细流程
    项目的从前期测绘到后期施工的全部流程,其中包括测绘、勘察、规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等,需要详细流程类似小贴士,放到宣传栏等地,让不懂的人一目了然...类似小贴士,放到宣传栏等地,让不懂的人一目了然展开
    工程建设主要有前期准备、实施期、和终结三个阶段。前期有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及办理用地规划、获取土地使用权、拆迁手续等环节;实施含施工准备、施工、竣工;终结含生产准备、生产运营、投资后评价。
  • 项目在不请监理的情况下如何管理,项目验收怎么进行,谁来签字验收,流程是什么?

    项目在不请监理的情况下如何管理,项目验收怎么进行,谁来签字验收,流程是什么?10 项目验收 项目 监理 管理 签字
    监理只是监督项目的执行,协调和处理建设方和承建方的矛盾。并不是项目管理的全部。
    项目管理有九大过程,项目沟通管理、质量管理、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大多属于项目经理及其团队的职责。每一个过程都可以写一本书。
    简单讲项目验收,要以项目合同为依据,项目章程为准绳,双方议定的验收标准,由双方确认的有资格签收的人员,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
    这个有资格签收的人员,是甲方?乙方?还是第三方的介入呢?在验收完成出具的报告中谁来签字,谁来盖章?项目最终执行验收没有监理,关于监理所言提供的资料怎么出?求解~~~
    有资格签收的人员,通常甲乙丙,三方都应该有个代表。这个代表是被授权过的。甲乙方不说了,丙方就是监理方。没有丙方,就由甲方签字,盖单。最终验收没有监理,相关资料当然是乙方出。
    监理是受建设单位委托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等进行管理,所以如果不请监理的话,这些事情当然是由建设单位自己完成。
  • 如何实现营销的项目管理

    如何实现营销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营销
    OFweek人才网依托OFweek专业的行业影响力,特为光电、半导体/照明、激光/光学、显示、通信/光通讯、仪器仪表、工控/机器人、电子工程、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电源、新材料、节能向TA提问
    企业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具体怎样做呢?
    1、设计“端到端”的营销活动管理流程。“端到端”的流程就是要求将整个营销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这个“端到端”的营销管理流程实际上是包括了营销方案设计、广告宣传、营销物资供应等局部流程,涉及的部门不仅包括市场部,还包括财务部、采购部、IT等多个部门。假如,如案例中石峰所要求的,仅仅是广告宣传流程周期的缩短和营销物资供应流程的完善,这种局部流程的优化并不能够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也难以实现全局的优化。
    2、树立“后端”对“前端”的服务理念。在大型企业中很容易产生一种官僚主义,那就是后台部门经常将自己定位为对一线的管理部门,而忽略了服务的职能。例如在本案例中,区域分公司希望市场部的专业室能够为自己准备好“炮弹”,这就是一种服务的需求。面对这种服务需求时,后台部门往往只是机械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经常会对一线说“这个我没办法,你去找其他部门”、“不能那样做,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等等,这种官僚主义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对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伤害。树立“后端”对“前端”的服务理念,就是把一线部门当作自己的客户,积极主动的去分析一线部门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使面对一些与现有制度相抵触的要求时也要多问问:是不是有其它的办法可以完成这个服务?是不是现有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建立营销活动项目管理机制。成功的营销活动是企业多个部门一起努力才能达成,相关部门在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项目的低效或失败。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营销方案的质量,提升营销活动执行效率并降低营销管理中的风险。项目管理方式包括:在企业中建立跨部门/科室的虚拟项目团队、确定不同项目成员的角色和分工、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对计划执行的进度进行监控等等。
    4、建立营销知识管理机制,实现营销知识的积累和复用。除了流程标准化以外,技能标准化也能对营销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在企业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存在营销专家们的经验难以共享、新员工培养困难、同样的错误反复发生等问题。这是因为市场营销不像会计、IT等学科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它的学习更多依靠员工工作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将营销知识积累和复用的体系,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提高员工个人能力。一般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建立营销知识库,将企业的营销方案、营销活动信息、活动评估等营销信息放入营销知识库,供营销人员参考和学习。建立营销知识库时需要注意,因为营销知识的录入不仅增加了营销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将宝贵的个人经验变成公司的公共知识,可能会遭到营销人员的抵制,最终使知识库流于形式。因此,公司必须制订相应的保障制度,才能确保营销知识库的动态更新。
  • 项目管理与监理单位关系如何处理

    项目管理与监理单位关系如何处理 项目管理 监理单位
    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其本意就是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也就是对业主委托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策划、管理、监督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监理事业规模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涌现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监理企业,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尚有较大差距。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浅见如下: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1、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

    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过程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是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和期望的。其主要过程是:收集齐各方面信息制定汇总成一份连贯、一致的计划书,通过规定的工作实施计划,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计划,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2、工程项目各阶段任务划分及目标确定

    为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必须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细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部门或人。确定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综合管理部门及时收集信息,分析、调整、控制,以各子项目的目标实现保证总体目标实现。

    3、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准之日起就应抓进度管理,确定各种项目可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确认过程所需时间、制定进度计划,调整和控制进度的变化,控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复杂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绝不能仅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而应控制影响工程项目的全部要因的进度。如设计,对外谈判签约,设备、材料采购,能源供给,生产人员、技术、物资准备等等。

    4、投资控制及费用管理

    投资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根据资源需用计划及价格测算所需资金,编制资金使用汁划,并分配到各单项工程和各项工作之中。从工程项目设计开始就应严格控制,限额设计,通过控制设计变更和减少承包商的索赔,达到投资控制的目标。

    5、质量管理

    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执行情况,以提高各相关单位、人员满足质量标准的信心。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的情况发生。

    6、人力资源管理

    有效地使用各种人力资源,发挥相关各方面人员积极性。通过组织确定分析角色、责任和相互关系。及时补充急需人员,裁减冗员,开发个人或组织的潜力。

    7、沟通信息

    确保及时正确的产生、收集、发布、储存和最终处理项目信息,是工程项目所必需的联络方式,任何一个信息疏漏或沟通不及时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进展。要建立信息沟通的计划及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8、采购管理

    工程项目所需物资、设备采购品种多,数量大,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实现,必须对采购工作加强管理和控制。首先决定何时购何物,确定潜在来源,然后询价、招标签定合同,督促按时、按质、按量及时供应到位。

    9、项目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要懂得如何识别风险,分析和应对风险。调整对策使正面事件影响扩大,把负面事件影响减到最小。

    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特点

    1、实践性工程项目是一种固定产品,各个项目均有不同特点和要求。该产品形成过程是一种特别复杂的过程,所以要有一批有实践经验的人管理。协调、监督该生产过程,从而使产品达到优质,满足用户需求。

    2、独立性工程项目管理单位虽然是非投资方,不负责筹借资金,但所有建设过程均应按一定规律、国家法规去运作,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执行,为客户服务,不受其他干扰和干预,认真细致地履行职责,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和手段,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使工程项日经得起历史检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灵活性一个工程项目受各种条件制约和影响,必须有灵活机动的思维方式,面对实际,及时处理,任何定式思维都无法适应项目的千变万化的需要。

    4、系统性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建成使用,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能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随时平衡各种条件,调整各方关系,不因一个小的变更而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展。真正的项目管理公司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和模式,使项目管理单位企业化,服务礼会化,管理结果商品化。

    当前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1、监理企业定位及政策不符合推行监理制度的初衷

    监理制度的推行本意是改革原有建设管理模式,推行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在计划经济影响较大那段时间内,项目法人不肯将投资、进度、合同管理放权给监理人,既然法规规定必须请监理,只有质量管理一项了。由此形成了对质量工作“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的定式。之后的一系列管理条例、文件都十分突出监理对质量负责。近期因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各地发文要求监理负责安全监管责任。这一系列定位、职责的界定,限制了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的进程。

    2、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目前的监理单位很难全面涉足真正的项目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在体制改革中已有很大突破,但各自站在不同角度发布了一系列规章,硬是把一个工程项目管理肢解成一块块。如:资质管理规定使监理企业无所适从,没有业绩不增项,没有资质不准越级,那么到底鸡和蛋是什么关系?一个大型工程项目要涉及各种资质。只能有一项资质承接一专业工程的监理,所谓甲级资质可跨行业往往行不通。又如:把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全过程切割为:设计监理,招投标代理,造价咨询,审价、设备制造监理,采购招标代理,加上前期工程咨询资质等各种要求。虽然办了几年资质,至今也没有搞全,真是很难建成一个真正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

    3、工程监理企业自身建设不具备承担工程项目管理的条件

    目前监理企业良莠不齐,形式各异。有挂靠的,有出租资质的,有低价抢业务的,也有视监理工程为儿戏的。凡此种种,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影响,因而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凡大型工业项目,业主方也都要组织一套班子来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高智能人才进监理公司无法发挥作用。长此以往,除少数有实力的监理公司外,将被社会所淘汰。尽管有些监理企业承担了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也基本上局限于施工队伍的“三控,二管,一协调”,大都未进入前期科研和采购范围,与真正意义上的项口管理有差距。监理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适合项目管理的人才,尤其是经济、商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足。缺乏项目经理,双语人才,市场调研人才,方案设计和审查专家,经济评价和投资估算人才,融资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熟悉国际惯例的能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人才。由于对监理企业定位影响和企业间不公平竞争,人员素质低,结构不合理,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费用少,人员调动困难,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竟争力的项目管理企业。

    监理公司走向项目管理公司的几个问题

    1.关于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这几个字,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个是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即由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一直到项目完成和进行项目后评价;另一个指工程实施过程中某一方的项目管理,如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和承包商方的项目管理,在国外一般说到“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均指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下面分别从不同类型项目管理模式和项目周期各阶段来研究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

    (1)项目管理公司可参与多种类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管理工作,如:

    传统模式及设计/建造模式中的项目策划(包括可行性研究),招标代理等以及项目实施期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EPC(设训/采购/施工)交钥匙模式中的前期策划,招标代理等以及项目实施期业主代表的工作;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模式)中的前期策划和实施期的代理型CM经理,按阶段发包招标和对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进行管理;

    管理承包: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设计管理、造价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和施工管理;

    BOT模式:可为业主(一般指地方政府)服务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前期策划,准备特许权协议,协助招标和签订协议,项目执行过程中作为业主的代表或管理咨询等。

    (2)项目周期各阶段中项目管理公司承担的管理工作:

    项目前期策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实施策略(包括采购方式、招标模式和工作进程计划安排等);

    项目准备阶段:协助办理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法规和政策咨询、办理有关行政审批手续、资金筹集、招标代理(包括招标文件准备、资格预审、招标、计标等);

    项目实施阶段:设计管理、采购管理、造价、咨询、施工监理、信息管理、竣工验收等;

    项目投产后阶段:竣工后检验,项目后计价等。

    一个项目管理公司只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和多方面的经验,几乎可以承担一个项目周期全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而且,也不限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只要在同一工程项目中,不同时为业主方和承包商方服务的前提下,也可以为承包商方进行各类管理服务,如造价管理、信息管理,为BOT项目中的项目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等。总之,项目管理公司可服务的范围十分广阔。

    2.建设监理公司应提高自身水平努力发展成为项目管理公司:虽然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业主方将工程项目的全部或大部分管理交由项目管理公司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上述对项目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的讨论可以看出,项目管理公司是我国比较有实力的建设监理公司的发展方向,更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人才建设:作为一个项目管理公司,其业务范围远比目前的建设监理公司宽广,这就要求公司在人才建设上下大功夫,公司应制定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计划:一方面下决心培育本公司人才,按照对人才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的要求,着重在人才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大,要培育本公司的骨干,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多方引进人才,为了迎接设计/建造及EPC交钥匙这一类大型项目的管理,首先要引进一些既有设计能力又懂管理的人才。

    (2)要重视主动开拓市场,加大对业主方的宣传力度。我国的业主方,不论是政府投资方还是一些私营业主方大都不懂工程项目管理,因而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向业主方介绍项目管理的内容、过程,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本公司的实力;要主动开拓市场而不能坐等招标,因为业主方可能常常提不出项目管理招标的内容。

    (3)建立资料信息库。做好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对一个公司的要求是很高的,应落实专人收集研究以下各个方面的资料并建立一个信息库。

    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及其管理的内容;

    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关合同范本;

    国际上各类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有关项目;管理软件资料;

    其他公司有关项目管理的文件、资料、经验总结;

    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种专著和论文。
  •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信息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信息 风险管理 软件 项目
    如果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的发生。但是,目前国内的软件企业不太关心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结果造成软件项目经常性的延期、超过预算,甚至失败。成功的项目管理一般都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良好的管理。因此任何一个系统开发项目都应将风险管理作为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与工具,软件项目管理只有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与工具并应用到风险管理中,才能尽量减少软件项目风险,促进项目的成功。
    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时,要辩识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规划来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比较了几种主流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模型。 近几年来软件开发技术、工具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软件项目开发超时、超支、甚至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根本没有得到实际使用的情况仍然比比皆是。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中一直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着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提交。但这些软件风险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Boehm比较详细地对软件开发中的风险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软件风险管理的方法。Boehm认为,软件风险管理指的是“试图以一种可行的原则和实践,规范化地控制影响项目成功的风险”,其目的是“辨识、描述和消除风险因素,以免它们威胁软件的成功运作”。
    在此基础上,业界对软件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慢慢丰富起来,理论上对风险进行了一些分类,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思路;实践上也出现了一些定量管理风险的方法和风险管理的软件工具。虽然业界对风险管理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似乎很少开发项目的组织真正积极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1995年IWSED(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会议做出的调查显示:风险管理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相信这种技术的实效性,而是对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实践缺乏了解。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软件开发中的风险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及软件产品本身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失。风险关注未来的事情,这意味着,风险涉及选择及选择本身包含的不确定性,软件开发过程及软件产品都要面临各种决策的选择。风险是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状态,是处于无知和完整知识之间的状态。另一方面,风险将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地点等因素的改变。
    当在软件工程领域考虑风险时,我们要关注以下的问题:什么样的风险会导致软件项目的彻底失败;用户需求、开发技术、目标计算机以及所有其他与项目有关的因素的改变将会对按时交付和总体成功产生什么影响;对于采用何种方法和工具,需要多少人员参与工作的问题,我们如何选择和决策;软件质量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足够的”。当没有办法消除风险,甚至连试图降低该风险也存在疑问时,这些风险就是真正的风险了。在我们能够标识出软件项目中的真正风险之前,识别出所有对管理者和开发者而言均为明显的风险是很重要的。
    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其次,风险管理可以增加团队的健壮性。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风险分析可以让大家对困难有充分估计,对各种意外有心理准备,大大提高组员的信心,从而稳定队伍。第三,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抓住工作重点,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大风险,将工作方式从被动救火转变为主动防范。
    被动风险策略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来监督项目,直到它们变成真正的问题时,才会拨出资源来处理它们。更普遍的是,软件项目组对风险不闻不问,直到发生了错误才赶紧采取行动,试图迅速地纠正错误。这种管理模式常常被称为“救火模式”。当补救的努力失败后,项目就处在真正的危机之中了。
    对于风险管理的一个更聪明的策略是主动式的。主动策略早在技术工作开始之前就已经启动了。标识出潜在的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对风险按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软件项目组建立一个计划来管理风险。主动策略中的风险管理,其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但是,因为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预防,所以,项目组必须建立一个应付意外事件的计划,使其在必要时能够以可控的及有效的方式做出反应,任何一个系统开发项目都应将风险管理作为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时,要标识出潜在的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并按重要性加以排序,然后建立一个规划来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但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预防。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意外事件计划,使其在必要时能以可控的和有效的方式做出反应。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包含三个要素。首先,必须在项目计划书中写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第二,项目预算必须包含解决风险所需的经费,如果没有经费,就无法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第三,评估风险时,风险的影响也必须纳入项目规划中。
    风险管理涉及的主要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应对计划制定和风险监控,如图1所示[1][3]。风险识别在项目的开始时就要进行,并在项目执行中不断进行。就是说,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确定哪些风险事件有可能影响本项目。风险识别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事,应当在项目的自始至终定期进行。
    风险量化:涉及对风险及风险的相互作用的评估,是衡量风险概率和风险对项目目标影响程度的过程。风险量化的基本内容是确定那些事件需要制定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计划制定:针对风险量化的结果,为降低项目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风险应对计划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排序、风险认知等依据,得出风险应对计划、剩余风险、次要风险以及为其它过程提供得依据。
    风险监控:涉及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应对。该过程的输出包括应对风险的纠正措施以及风险管理计划的更新。
    每个步骤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详见表1:
    风险管理步骤 所使用的工具、方法
    风险识别头脑风暴法、面谈、Delphi法、核对表、SWOT技术
    风险量化 风险因子计算、PERT估计、决策树分析、风险模拟
    风险应对计划制定 回避、转移、缓和、接受
    风险监控 核对表、定期项目评估、挣值分析
  • 项目管理流程的项目启动

    项目管理流程的项目启动 项目管理 项目启动 流程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启动阶段是开始一个新项目的过程。启动信息技术(IT)的项目,必须了解企业组织内部在目前和未来主要业务发展方向,这些主要业务将使用什么技术及相应的使用环境是什么。启动信息技术(IT)的项目的理由很多,但能够使项目成功的最合理的理由一定是为企业现有业务提供更好的运行平台,而不是展示先进的IT技术。
    每个项目在一个阶段完成后,进入下一阶段之前必须要顺利的通过前面一个阶段的阶段关口控制。要将本阶段的关口控制文件或关口控制审批做好。随着项目不断地向前推进,项目的投入将越来越多。因此,每个阶段都要进行阶段性的审核或检查。上一阶段控制关口提供的文件将是下一阶段的启动文件。
    一般意义上的项目启动是在招投标结束了,合同签订之后。
  • PMI项目管理包含哪些流程

    PMI项目管理包含哪些流程 项目管理 pmi 流程
    所谓过程就是基于一定输入,采用相关工具和技术,产生一定输出的活动集合。项目是由各种过程组成的,这些过程可分为两类:1) 与项目管理有关的过程,涉及项目组织和管理;2) 与产品有关的过程,涉及具体的项目产品生成。这两类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整个项目活动。PMBOK主要讨论项目管理过程。
    以前PMBOK包括37个过程,在新推出的PMBOK2000中新增了2个风险管理的过程,一共39个。PMBOK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五类:
    1) 启动。成立项目组开始项目或进入项目的新阶段。启动是一种认可过程,用来正式认可一个新项目或新阶段的存在。
    2) 计划。定义和评估项目目标,选择实现项目目标的最佳策略,制定项目计划。
    3) 执行。调动资源,执行项目计划。
    4) 控制。监控和评估项目偏差,必要时采取纠正行动,保证项目计划的执行,实现项目目标。
    5) 结束。正式验收项目或阶段,使其按程序结束。
    每个管理过程包括输入、输出、所需工具和技术。各个过程通过各自的输入和输出相互联系,构成整个项目管理活动。
    根据重要程度,PMBOK又把项目管理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辅助过程两类。核心过程指那些大多数项目都必须具有的项目管理过程,这些过程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在项目中的执行顺序也基本相同。辅助过程指那些是项目实际情况可取舍的项目管理过程。在PMBOK2000中,核心过程共17个,辅助过程共22个.具体见参考资料 链接.
  • 如何进行项目控制

    如何进行项目控制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控制。(不是具本的质量控制或是成本控制,而是指整个过程的控制)...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控制。(不是具本的质量控制或是成本控制,而是指整个过程的控制)展开

    IT工程技术网()专家观点:
    对于复杂的IT项目而言,其投资规模较大,实施周期较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所以对其质量进行合理的跟踪与管理,以保证最终结果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IT项目管理同其他项目一样,都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预算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等。项目质量管理是IT项目管理的一个重组成部分。

    从管理流程来看,IT项目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IT项目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过程。IT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分解为质量规划、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三个过程。整个IT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环节。

    首先,要确立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适当的质量衡量标准是进行IT项目质量管理的前提性的关键性工作。根据企业在实施IT项目方面的整体战略规划与IT项目实施计划,实施IT项目的主体企业首先要确立衡量项目质量的标准体系。衡量项目质量的标准一般包括项目涉及的范围、项目具体的实施步骤、项目周期估计、项目成本预算、项目财务预测与资金计划、项目工作详细内容安排、质量指标要求以及客户满意度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项目质量指标体系一定要具备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项目实施各相关主体应该事先进行讨论与沟通,以保证其完整、无漏洞,又具备较强的可实施性。

    其次,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监控项目的实际运行。在IT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要求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观察、分析项目实施进程中的实际情况以便监控。为了达到有效监控项目的目的,可以利用的监控措施与沟通渠道包括正式的监控与沟通渠道,比如,项目进度报告、项目例会、里程碑会议、各种会议纪要等;非正式的监控与沟通渠道,比如,与项目小组成员或最终用户进行交谈与讨论,与企业管理层进行非正式的交流等。在这个环节上,要根据项目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与渠道,全面、客观地跟踪与反映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

    再次,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与项目质量衡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出差异。在监控与跟踪项目实际运行状况时,往往需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比如,“项目进展如何”,“如果发生了与项目计划偏离的情况,是如何造成的”等。通过对项目实施相关衡量指标的综合分析,为客观评价项目质量状况提供依据,帮助项目决策人员迅速、有效地对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项目实施按着既定的轨道运行。

    最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纠正措施。经过比较与分析,如果发现偏差,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纠正,让项目实施回到正轨。可供选用的纠正措施包括重新制定项目计划、重新安排项目步骤、重新分配项目资源、调整项目组织形式、调整项目管理方式等。一般而言,为了保证IT项目不偏离正常轨道,按着既定计划走向成功,保证纠正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IT项目的实施主体事先了解一些IT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与相关案例,确保纠偏措施的有效性。

    从IT项目质量管理的承担主体来看,既可以由IT项目实施主体来承担,也可以选择外包。IT项目实施双方可以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主体,分别或者共同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管理。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企业资金实力情况,决定是否选用专业的第三方项目监理商协助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管理。

    无论是否采取外包协助的方式进行IT项目的质量管理,实施IT项目的企业都应该作为主体首先提出IT项目的整体规划,为IT项目质量规划确立明确的方向,清楚自己究竟想要通过IT项目的实施得到什么。作为IT项目实施的服务提供商,对项目质量承担根本责任。因而,需要为IT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定更为明确的计划,协助客户实现IT项目规划,达到预期目标。

    另外,还要注意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由于整个IT项目实施过程往往可能涉及到两方、三方甚至更多相关方的参与者,为了做好项目质量管理,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在整个项目的组织架构中,还要明确建立对项目质量管理负责的团队及其相关的工作流程,从组织方面为项目质量管理做好准备。
  • 科技项目管理的一般程序

    科技项目管理的一般程序 科技项目
    (一)项目的申报及立项程序
    1.需求调研与分析;
    2.立项申报书或标书的制作;
    3.可行性认定与科学评价;
    4.签署法定责任文本(合同或计划任务书);
    5.任务下达。
    (二)项目实施管理
    科技项目立项后,为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需要对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即项目的实施管理。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方式一是以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为依据的最终目标管理法;方式二是分阶段检查管理法。第一种方式是忽略对项目执行的过程监理,而只对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的完成质量进行认定和评价。第二种方式将项目的执行过程分成若干目标段,每段都有相应的质量要求和研究目标,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阶段性地对项目进行检查。项目实施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项目的执行情况、控制项目的经费使用、项目相关人员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
    (三)项目的结项管理
    科技项目结项是指项目完成时的结束方式。结项一般分为总结报告结项方式和验收结项方式两种。总结报告结项方式即以结项报告方式向项目投资方交账。
    结项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项目执行情况工作报告、成果分析、经费结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这种结项方式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基础和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特别是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项目。
    验收结项方式是指通过邀请同行专家举行验收会,依照立项当初所立的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中有关任务条款和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的执行情况、研究成果以及得出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认定和评价。验收意见只对项目是否完成原定任务、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要求等做出结论,原则上不对其技术成果的水平进行定位。简单地说,验收的任务是检查任务是否按计划完成。

立即开始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

使用企企管理云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