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DELL杀气腾腾进入中国靠什么?只不过是它的直销和低价的概念。无论价格是高是低,它都让消费者意识到DELL帮助自己省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成本和价格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设计和改进产品,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项目成本管理的本质是确保在批准预算内完成项目所需的所有与成本相关的过程。显然,通过项目过程的批准预算、项目需求和成本意识是最关键的因素。
应该说,在目前的中国IT在企业中,成本管理仍存在很大的不足。麦肯锡的专家认为,联想到处都是黄金,这与企业实施项目管理体系的决心有关。毕竟,官方标准的思想在中国仍然有相当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它也与项目组成员的成本意识有关。所谓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认识到我们的缺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IT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成本预算不到位
很难做出准确的成本预算。除了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外,还需要丰富的项目经验――当大多数人估计项目成本时,他们通常会根据输出的要求来确定投资,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想有好的效果,他们会投资更多。但事实上,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个项目中,不同的方法,投入和输出也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正相关系。
对于不同性质的项目,其成本预算方法也不同。纯粹基于人类智慧的项目,如IT咨询服务项目的成本预算往往比较容易,因为这样的项目往往是由客户委托的,项目本身的价格也是一个确定的价值。除了必要的管理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外,该预算相对确定,这也是这类企业项目体系推广效果较好的原因。IT对于制造业和一些根据企业内部需求启动的项目,这个值可能成为永恒的谜――尤其是现在的中国IT企业的项目制度还不甚完善,行政层级与项目体制存在一定重叠,矩阵式管理模式尚未明确的时候,即使到项目完成以后,项目到底投入了多少人,各种费用分摊到这个项目中的部分到底是多少恐怕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更不用说什么成本预算了。
项目需求不明确
对于来自企业外部的项目,范围相对容易定义,需求相对稳定,因为受约束合同的约束;但对于企业内部项目,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项目应该做什么,产出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中国IT产业的现状。
无论是软件产品、硬件产品还是服务咨询产品,企业在项目批准时往往不清楚该做什么。在中国,项目批准可能只是说要做这样的事情――开发一套应用软件、一个新型号的计算机和一个市场份额调查,但最终的产品会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所谓的产品规格往往是在项目批准后确定的,很难考虑项目的成本,这使得项目的成本管理失去了标准。
一般中国PC厂家开发新款PC以中国为例PC制造商始终处于跟风状态,只能在微软,Intel在领导企业各种战略的前提下寻找自身优势,必然导致项目开发周期短,产品上市时间有限。一般随机应用软件PC项目批准后确定各部件规格;为了缩短项目周期,确保产品上市时间,供应商的选择往往与确定规格的过程并行,直到各种规格确定为止。这样,规格确定、供应商选择等问题将给项目需求的确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