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露:嵩穆迪数字化之路
2024-11-03 企企科技 移动报销 事项会计 项目管理 协同办公

我们smart在从11年正式开始运作,到现在其实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首先是10人以下的阶段,真的是不需要系统,要什么系统?就一个财务一个出纳,两个业务,两个设计师,一个老板就这么几个人,要什么系统?大家喊一声,该付的钱就付了,但是对客户响应度超高,客户要付什么钱马上开张,写张支票直接到系统就会提钱,然后你资料里面加一行就ok,就完事了对吧?

然后到了10个人到30个人的时候,逐渐开始有部门这个概念,有业务协同的概念了,这个时候我自己凭自己还记得的一些知识,写了一个大家可以说是一个协同的平台,那时候不存在什么打通,或者业财一体的概念股。因为那时候就几百万到1000万左右的销售额。

然后从14年15年一直到21年,这是一个蛮长的过程。这段时间我就用了之前的平台,这个平台其实我的定义当中更多的是记录的意义大于处理的意义。

也就原来这个平台能够把我很多的一些需求,很多的数据它能存储在这个系统上了,但是他没有办法去做对这个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所有的数据,特别是到了越往后,这个数据量越大,因为从15年的时候,公司只有大概30来个人。

到21年的时候百已经120左右这样一个人数了,公司的项目数也从15年的几十个项目到上千个项目。

上千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做法就是把各个平台所有的数据导出来。然后用Excel去处理,所以当时导致我工时的 Excel有大概8兆,就到了年底的时候因为越积越多,他们去的 Excel大概有10来兆十几兆,然后业务的 Excel有多少,处理成本的 Excel有多少有多大,很多的Excel,然后就用数据透视表去搞定所有的事情。

在那个阶段这种模式其实还是ok的,因为作为老板而言的话,只要定好节奏点,就是现金流量表什么时候给我看,应收应付什么时候给我看,利润表什么时候给我看,所有的这些东西按部就班的都是我每周五或者是利润表,每个月我能看到一份,基本上对我而言看一个资料和看系统这个问题是不是特别大的,对吧?

为什么想要上系统,是因为当时我发现财务开始加班了。所以我们之所以要上系统,最初的目标是什么?我是要减轻财务部门的压力。

但是最后我跟企业这边沟通完了以后,把所有这些东西又跟财务部的负责人聊了一下,他们最后决定还是先不动,因为他们觉得在现在这个时候,他们换新的系统,他们心里没底。好,我尊重他们的意见。这个事情又往后推了两年,

企企科技第二届用户大会
    相关文章

立即开始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

使用企企管理云连接业务与财务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决策